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評論員觀察:感受中國經濟的強勁脈搏

陳 凌

2016年12月15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至今日,由知識更新帶來的“新的人口紅利”,成為中國經濟的底氣所在。中國經濟正在從“汗水型”走向“智慧型”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創下年內最高值,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第三個月保持在5%以下的較低水平……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表明,11月份的經濟運行積極變化累積增多,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通過這樣一份“月度答卷”,人們感受到中國經濟強勁的脈搏。

  對於普通人而言,宏觀的數據可能略顯隔膜,而“身邊的經濟學”,更能讓人感知經濟的溫度。“有節過節,沒節造節”。就在剛剛過去的幾天,“雙12”的火爆,再次令外媒感慨中國人“買買買”的力量:近1000家大型購物中心、5萬家超市便利店、55萬家餐廳參加其中,參與商家數是去年同期的3倍﹔不少地方的超市、蛋糕店前早早就排起了長隊,男女老少在互聯網時代“趕集”……正如一位“雙12”參與者所言,井噴的消費熱情、火爆的“掃貨”場面,即便商場外朔風凜冽,也難掩消費增長帶來的暖意。

  不管是“線上為王”的“雙11”,還是聚焦線下的“雙12”,都是經濟運行良好與否的“晴雨表”。是什麼激活了“購物節”這一池春水?一位企業管理者的回答,或許可以作為答案:通過移動支付,平均可以為每位顧客節省8秒的結賬時間。8秒鐘看似不長,卻意義非凡。相比以前,付款用現金、發優惠券靠小傳單、辦會員卡要隨身帶,如今,帶著一部手機就可以“想購就購”。省時、便利、快捷,帶來的是消費升級換代。可以說,消費市場紅火的背后,其實是移動支付等互聯網科技創新引擎的轟響。

  創新,不僅聯通了線上線下,更在孕育新的人口紅利。一位經濟學家的觀察,耐人尋味。在南方一些省份的農村,農民在種地之余紛紛“觸網”,經營小微企業。這樣一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