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法制日報:產權保護改革最終考驗的是法治

葉 泉

2016年11月30日09:29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產權保護改革最終考驗的是法治

《意見》的出台以及對立法、司法將要產生的重大影響,正是對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詮釋與証明

11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正式公布,這是我國首次以中央名義出台產權保護方面的方針政策,充分體現了頂層設計。而這一設計的核心在法治層面,最終考驗的還是法治的精神與法治的力量。

《意見》開宗明義就提出,加強產權保護,根本之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並提出了產權保護必須堅持的五大原則,即平等保護、全面保護、依法保護、共同參與、標本兼治等。如果說,這只是一般性原則的話,那麼,下面的內容更具體,也更指向人們最關心的財產問題。

在完善產權保護的法律制度方面,《意見》首先就提到了民法典的編纂工作。今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了民法總則草案,這是中國法學界的一件大事,由此掀起了一場民法典討論的熱潮,這種熱情可能是很多局外人難以理解的。民法典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性法律,從立法邏輯上講,隻有在民法典的基礎上,才會有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知識產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也就是立法需遵循從主干到支干,由基礎到專門這樣的層級。但我國現實的情況正好相反,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知識產權法等早就先於民法總則出台了,這對民法總則似乎更像是一場倒逼的游戲。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就是在產權問題上。從公有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轉了一個很大的彎子,在現實中這個彎子雖然轉過來了,但在理論政策層面卻還沒有正面回答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