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評精粹

“反映”之后要有“反應”

楊濤

2016年11月09日14: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我反映的這個事情,都快過去半個月了,但是機關辦事部門一點反應都沒有,這樣下去怕是要不得哦。”近些天來,某企業職工陳師傅心情很是不爽,原因是他就入冬以來職工澡堂換衣間溫度過低的問題向企業后勤管理部門反映后,卻半個多月沒有得到答復和解決,這讓他頗為不滿和生氣。在他看來,這是企業主管部門對職工訴求的漠視和不負責任,他決心向企業分管領導再次反映,直到相關部門有所反應為止。

“反映”與“反應”雖是同音,但在意義上則有嚴格區別,一個體現在語言上,一個體現在行動上。近年來,在一些企業或單位,像陳師傅這樣的遭遇時有發生。在職工群眾反映問題、訴求或建議后,由於一些主管部門或一些領導干部重視程度不夠或責任心不強,導致反映之后無反應,要麼問題久拖不決,要麼訴求石沉大海,這讓職工群眾極為不滿,進而使一些誤會和疑惑加深,激化了矛盾和糾紛,是黨群、干群關系不和諧的重要原因。

實踐表明,在關系職工群眾利益和訴求的問題上,不是隻有房子、薪酬、崗位這樣的大事才重要,涉及民生民利等旁枝末節的小事同樣重要,關鍵要做到抓大而不放小。譬如,無論是勞保用品的發放、通勤車的乘坐,還是澡堂的水溫、衛生間的照明等,一些看似很小但關系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如果相關部門和相關領導干部在接到職工群眾反映后馬上就有反應,並在能力范圍內及時解決,就能讓職工群眾感受到企業的溫暖,形成克難攻堅的合力。

所以,對待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和訴求,企業或單位的相關部門或相關領導干部既不能不管不問不動,無動於衷,漠然視之,更不能推諉塞責扯皮,無所作為,束之高閣,也要像對待安全上的隱患一樣,查找根源、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怎麼辦、誰去辦、什麼時候辦、辦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完成,都要以動真碰硬的精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