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
2016年09月19日13: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近日召開的安徽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安徽省發改委、教育廳等5部門“一把手”作口頭述職報告。記者注意到,在平均時長20分鐘的述職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兩項佔述職報告的比重非常大,而個人自我剖析也就一兩分鐘時間,顯得有些“淡薄”。
眾所周知,開展述職評議,是干部考核工作中的“重頭戲”,目的是讓各部門“一把手”通過講工作、擺問題、談思路,“述”出自己的真實履職情況,由上級組織和群眾結合現實表現作出評議,以此督促領導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然而,部分官員在述職過程中卻存在“應付”之嫌,往往是扯開嗓子濃墨重彩講成績、夸夸其談說亮點、言過其實談奉獻,說存在問題就蜻蜓點水、講自身不足就避重就輕、談發展思路更是敷衍了事。這般以工作成績為重、把問題不足視為點綴、讓發展思路成為裝飾的述職,既看不到領導干部履職的真實情況,也背離了干部述職的初衷。
按理說,安徽省開展“一府兩院”工作人員定期向省人大常委會述職工作已有兩年,顯然已是一種慣例做法,領導干部進行述職也不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想必早就應明白述職的意義何在、重點所在,可仍有部分官員心存僥幸,對問題避而不談、遮遮掩掩,實屬不該。個中緣由,不外乎三點。一則,受“經驗主義”影響,往常述職怎麼述怎麼評,如今也照搬照抄、依樣畫葫蘆,隻求順利“過關”。二則,片面把述職當作展示個人成績的機會,擔心“竹筒倒豆子”式述職后給自己工作成績抹黑、讓所在單位難堪,因此述職中“偷工減料”。最后,則是工作不負責、成績不突出,心中無“貨”可數、手中無“績”可拿,而述職在一定程度上與個人頭頂的“烏紗帽”相關,隻好弄虛作假、全面“包裝”。
凡此種種,不過是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