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評精粹

因打油詩下令抓人是權力太過任性

黃詰雲

2016年09月01日15: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06年9月底,廣東湛江轄下廉江市政府門衛阮國源,將兩首諷刺當地官員的打油詩群發至全市多名科級以上干部的手機。他稱,這是為了阻止某些官員升遷。(人民網 2016年8月31日)

打油詩,是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語言通俗易懂、幽默詼諧,有時暗揭丑惡、冷嘲熱諷。比如,“平平安安佔位子、忙忙碌碌裝樣子、庸庸碌碌混日子、舒舒服服領票子”,直撕庸官畫皮﹔“游山玩水稱考察、亂吃亂拿稱檢查、亂戴烏紗稱提拔”,暗諷腐敗變種。諸如此類的打油詩數不勝數,民眾司空見慣、不足為奇。可是,藏在打油詩中的信息,往往隱含民意訴求與不滿,不可小覷。

回歸“門衛寫打油詩諷刺市領導”這一則新聞,因質疑“壞官”官德,門衛便向多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群發打油詩。不料,訴求“走錯路”,反倒惹得一身腥,甚至招來“一把手親自下令抓人”的厄運。的確,群發打油詩有失妥當,激進莽撞又失規矩。但是,一句“多年的真實見聞”,竟未能引起重視,是心存畏懼,還是狼狽為奸?盲目舉報的背后,監督渠道久久未通,是視若無睹,還是不想作為?太多蛛絲馬跡,直至被諷官員涉貪落馬,才得以水落石出。說到底,還是權力太過任性,才會一詩釀成“千古恨”、民意變成“壓箱底”。

一案壓九年,遲遲未見光﹔盼得昭雪時,終知權所致。僅因仕途順暢,便把百姓當“敵人”。利用手中的權力,施加壓力,以期平息輿論、扭轉個人形象。如此任性而為,讓人直嘆“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同時,畏權者的默不作聲、合污者的把薪助火,亦助長了掌權者的囂張氣焰,使其擁有一手遮天的“人氣”。殊不知,在位時,如眾星捧月一般,高高在上﹔落馬后,同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厭惡。先前的一團和氣不過有利可圖,人走茶涼才是“官情味”的最終下場。“以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