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中国创新活力”与“德国精工实力”双向奔赴

携手把握汽车产业转型机遇

本报记者 刘仲华 徐 馨

2025年10月13日08: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近日,在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慕尼黑车展)期间,以“产业转型下的中德合作新阶段”为主题的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慕尼黑车展专场)举行。大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共同主办,吸引了中德汽车行业代表百余人出席。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中德应携手把握汽车产业转型机遇,加强技术创新与市场协作,共同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德国汽车工业凭借其百年积淀形成的全球化布局优势,与中国汽车产业迸发的创新活力形成互补。“双方在电动化、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为全球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树立标杆,其示范效应将加速推动全球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翟谦表示,中德汽车产业链深度嵌套,互利共生。去年,双方首次启动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在自动网联驾驶、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深化合作。“中国创新活力”与“德国精工实力”双向奔赴,将成为突破技术壁垒、优化全球供应链、引领绿色转型的强大合力。

  “大众集团旗下品牌已拥有约5000万中国客户。未来,中国市场依然是我们战略的核心。”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表示,中国是全球汽车未来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跟中国本地合作伙伴合作,是大众在中国成功的秘诀。”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更发展成为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自2005年集团开启在中国本土生产研发以来,奔驰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和可持续发展正在重塑整个行业。奔驰将继续深耕中国,持续加大投入,坚持国际合作,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宝马长期以来致力于深化德中合作,在中国建立了广泛的生产和研发网络,并与整个供应链的合作伙伴携手推动技术进步。“中国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庞大的市场规模,更在于其强大的技术引领力和高速创新能力。‘中国速度’已经成为全球熟知的概念,而我们有幸成为这一成功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认为,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典范。当前,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加速重塑全球汽车产业,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成为产业主要发展方向。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13日 03 版)

(责编:彭静、彭晓玲)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