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源、扶婧颖
2020年07月10日07: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中引用了这句古语,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并寄语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出自《后汉书·虞诩传》,原典为“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意为立志不求易成,行事不避艰难,这是为官者的职责。就比如砍柴,如果没有遇到盘根错节,怎么能分别利刃与钝刃的区别呢?
不经风雨,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这句话告诫我们,目标很容易实现成不了大事,不经历风雨难以取得进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在接受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立下大志,才能为之奋斗不已,越是遇到困难,越矢志不渝,知难而进,如此便能取得常人不能取得的成就。高校毕业生是年轻一代,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只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人都拥有“志不求易者,事不避难者”的优秀品格,我们事业的发展才大有希望。而对年轻人自身来讲,只有将个人的人生目标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目标高度统一,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