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七一社区        注册

下地为农 倚山成诗——高德荣的多重“角色”

杨丽娜

2014年12月21日08: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地带之间,坐落着鲜为人知的独龙江乡。东岸的高黎贡山驻守着这片秘境,西岸的担当力卡山是国境线上的天然屏障,一条独龙江横贯乡村。

这里是我国少数民族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地。独龙族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直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基础薄弱,加之交通闭塞、每年长达半年大雪封山,使得独龙江乡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这里孕育了一名民族干部,他身材并不高大,却巍峨如山如父般守护着这片土地;他性格并不温顺,却柔润如水如母般关爱着这里的人民。他,就是人民的“老县长”——高德荣。

“老县长”今年60岁,退休前曾任云南省怒江州人大副主任、贡山县县长、独龙江乡乡长等职。工作39年,两次请缨回到独龙江乡,只为筑好百姓出山的路、百姓致富的路。

作为一名厅级党员干部,他的“角色”不停转换。到了乡亲家他变成家长,管孩子上学、管老人穿衣;下了地他变成农民,扛锹弄锄春天播种秋天收获;遇见事他化身为专家,多学常问为群众解决难题;倚山望水他是个文艺青年,写诗唱歌拍照无所不会……

群众的“大家长” 隔壁的“老大爹”

高德荣在县工作的时候,他家里40多平的老屋曾是独龙江乡民的“驿站”。遇到大雪封山等情况,来县办事上学的父老乡亲和独龙族学生回不了家,就在这里打地铺、吃大锅饭,这小小的房间就变成了冬日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老县长”到了哪家哪户都很自然地和主人用家乡话聊几句,村民端上煮洋芋和酥油茶招待,临走时还挽留说“再多呆一会儿”。

在“老县长”眼里,一个民族要发展离不开教育。为此,“老县长”向上跑部门要项目找资金,向下找家长谈心动员把孩子送进学校。2010年春节前后,乡里几个孩子因为天气太冷偷偷从学校跑了出去。消息传到高德荣耳朵里,他一刻也坐不住,像孩子家人一样焦急地跑到派出所苦苦央求武警官兵出动寻找孩子。在准备出发的一刹那,高德荣突然叫住大家嘱咐说: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孩子。找到千万不要打骂他们,有话等回来再好好说。

除了关心孩子们的教育问题,高德荣也不忘惦念乡里的老人。2012年,乡里建成了集中敬老院,集中赡养家里没人照顾的老人。除了每月三四百的生活费保障,高德荣每次下乡总要来敬老院转一圈,看看缺不缺粮食,问问有没有冬被。对于敬老院的老人们而言,高德荣早已成了他们心中的亲人。

“‘老县长’是我们的隔壁老大爹。”独龙族群众说。双拉娃村黑娃底三组傈僳族村民肯阿勇深有感触,他是高德荣帮扶多年的困难户。肯阿勇的妻子王丽萍身体残疾,自己又是外来的上门姑爷,生活过得十分困窘。“老县长”从群众口里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肯阿勇家坐在火塘边问他的妻子王丽萍:“你们这里能不能种洋芋?”王丽萍说:“可以种。”“老县长”立即表态:“那我送你们些洋芋种,你们多种点洋芋好不好?”夫妻俩连连点头说好。第二天,“老县长”便让自己的驾驶员为他带来了洋芋种、荞麦种、苞谷、肥料等,之后每次经过都会补给些物资和现金,还曾住在之前的破房屋里和他探讨他们家怎么发展起来。在“老县长”的帮扶指导下,肯阿勇如今盖起了两层小楼,两个孩子也都读上了书。

最有意思的一次,“老县长”还解决了一起“离婚事件”。据独龙江乡边防派出所所长陈家文回忆,2012年的时候有一对夫妻吵架闹离婚,封山期间司法所只有一个人,村委会也调节不成。“老县长”正好经过,他上前用独龙话跟他们谈了一会儿,两夫妻就好好回家了。

既是 “农民”又是“专家”

2007年,高德荣从州政府再次回到了独龙江乡。为了带动乡人脱贫,他意识到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势在必行。“老县长”了解到草果在海拔相似的普拉底乡初见成效,发现其很有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其种植无需开荒,既可保护生态又能带来收益,长久来看是个“绿色银行”。他特意请来了专家,专家进来后建议草果育苗撒山基土、布遮阴网、建大棚,“老县长”想了想觉着不行,这样投资太大,就想了个办法,在野生森林里找了一片实验田,摸索着在独龙江边建起了草果示范基地。年过五旬的他背着三四十公斤重的草果苗溜索滑江去基地,一到草果地就从腰间抽出砍刀,麻利地砍断老枝叶平铺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