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順慶
2025年10月09日08: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黨政機關堅持帶頭過緊日子,既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強調,黨政機關要“堅持從嚴從簡,帶頭過緊日子,勤儉辦一切事業,降低公務活動成本,騰出更多資金用於發展所需、民生所盼”,這進一步擰緊了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的制度螺栓。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黨艱苦奮斗精神的紅色基因。回溯黨的百余年奮斗歷程,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節省每一個銅板”到抗日戰爭時期“精兵簡政”﹔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把能節省的每一文錢都用到建設上來”到改革開放后繼續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情”,再到新時代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我們黨始終將勤儉節約、力戒奢靡的優良傳統與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相結合,形成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價值取向。歷史表明,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從來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基於對人民利益的深刻體認形成的制度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麼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麼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粒米雖小,照見文明修養﹔節約事微,可助興國安邦。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僅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並不是簡單的“節衣縮食”,而是在更高層次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以主動作為開辟改革發展的新境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過緊日子”上升為治國理政的重大舉措,各級黨政機關降低公務活動成本,騰出更多資金用於發展所需、民生所盼。通過嚴肅財經紀律,嚴控一般性支出,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導致的財政浪費現象,將節省的財政資金用於脫貧攻堅、鄉村全面振興等民生工程。
“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帶頭過緊日子”的觀念強不強,不僅關乎黨政機關的作風形象,更關乎我們黨的執政根基。當前,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形勢,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既是政治責任也是民生擔當。在實踐中,中央部門帶頭壓減支出,地方政府嚴控“三公”經費,主動調減非必要開支,以黨和政府的“緊”賦能民生領域的“寬”。這些生動實踐表明,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減少的是不必要的行政開支,增加的是民生福祉的厚度﹔壓縮的是非必要支出,拓展的是群眾的幸福空間。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我們黨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一個成功密碼,也是我們黨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証。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黨政機關和廣大黨員干部唯有始終秉持“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為民情懷,常修“正確政績觀”這門必修課,切實將“帶頭過緊日子”的要求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把“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升華為一種政治自覺、一種治理智慧,在寬進寬出上做“減法”,在從嚴從簡上做“加法”,才能讓“民生清單”更好變為群眾的“幸福賬單”,從而不斷凝聚起億萬人民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礡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09日 0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