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讓好苗子茁壯成長

——看一個中部山區縣如何引導年輕干部敢擔當、能成事

本報記者 吳儲岐

2025年10月09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清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金果坪大橋上鑼鼓喧天,鄉親們臉上洋溢著笑意,喜氣在山谷間回蕩。

  10月1日,245省道楊柳池至金果坪段和金果坪大橋正式通車。“這條路,這座橋,我們盼了好多年!”70多歲的老黨員高青年激動地握著金果坪鄉90后鄉長馮偉的手,久久不放。

  “修的是路和橋,通的是人心。”馮偉說。從交通布局優化到基礎設施提升,馮偉和全鄉干部群眾迎難而上,謀劃以路興業、以路促旅,推動革命老區資源煥發新活力。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如何讓山區縣年輕干部敢擔當、能成事?巴東縣的思路是走穩“選用、培育、管理”三步,把年輕干部發現、培養、使用貫穿起來。

  嚴把入口關,科學識才

  2024年10月,巴東縣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張雪芹一行直奔溪丘灣鄉葛藤坪社區,調研對象是95后駐村第一書記宋小林。

  “這次來,主要是考察年輕干部在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中的表現。”張雪芹開門見山地說。

  這次考核中,組織部門查閱資料、聽取匯報,還隨機入戶征求意見。經了解,宋小林到社區后,扎實開展入戶走訪,為群眾解決了不少實際的困難。

  “莫看小林書記年輕,他願意聽我們嘮叨,答應我們的事就想方設法去辦。”居民朱豪說。當地群眾也說:“這娃兒是真心給我們辦實事的。”

  “我們著力把好‘入口關’,拓寬視野、主動出擊、科學識才。”巴東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舒顯偉介紹,巴東採取“推、訪、比、評”的立體考察法,既看硬指標,也聽群眾聲。目前,覆蓋351人的年輕干部動態儲備庫已建成運行,並實行“后位動態調整”,誰表現突出就往前排,誰懈怠掉隊就被調出。

  在黃土坡地質文化村體育公園,信陵鎮干部鄧前洪正在為游客講述這片土地的變遷與發展。這是信陵鎮“爭當家鄉推薦官”崗位練兵的一幕,信陵鎮黨委書記張祖軍說:“練兵不是走秀,練就要練出真本領。”

  近年來,巴東縣打破論資排輩,在部分業務部門中層崗位推行競爭上崗,通過公開報名、筆試、演講、民主推薦等環節,競選良才,激發年輕干部活力。在信陵鎮,一位干部在競崗演講中提出的鄉村治理方案,后被採納並寫入鎮黨委文件,成為推動人居環境整治的亮點舉措。

  2021年以來,巴東縣共提拔重用35歲以下優秀年輕干部174人次,配備90后鄉鎮黨政正職4人,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2人,干部隊伍的年齡、專業、能力結構進一步優化。

  到一線磨煉,提升本領

  在信陵鎮土店子村,光伏矩陣借“光”生金,風機迎風轉動。這些得益於土店子村原黨支部書記、95后干部張文燦的金點子。

  張文燦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是湖北省2020年的選調生。初到村裡,張文燦著手推動民居改造,遭遇質疑,為此,他帶領村民外出考察、現場比價團購,並和村民們一起搬運建材。“起初擔心會不會不靠譜,可后來發現他很有思路、很有辦法。”村民們表示。

  緊接著,張文燦立足土店子村實際,提出“一豬(黑豬)一梨(香心梨)”產業布局和“農業+研學+旅游”規劃。2024年,土店子村旅游收入達到580萬元。張文燦也因工作成績優秀,於今年1月被提拔為信陵鎮黨委組織委員。

  今年暑期,野三關鎮鐵廠荒社區民宿生意異常火爆,游客一房難求,這源於道子坪省級和美鄉村示范點項目的建成投用。

  由於專業對口,畢業於武漢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95后干部田炎被安排在野三關鎮政府項目辦從事項目管理工作。田炎積極發揮專業所長,白天跑項目現場,晚上研究設計圖紙。通過項目一線錘煉,田炎快速從職場新手轉變為項目管理工作的行家裡手。鑒於工作上的出色表現,今年8月,田炎被提拔使用。

  “干部成長離不開一線磨煉。干部深入一線干,組織深入一線育,才能煉出真金。”巴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政介紹,縣委出台“巴東縣年輕干部培養管理辦法”,明確強化年輕干部的實踐鍛煉。近年來,已有14名高學歷年輕干部下沉鄉鎮挂職,其中7人被提拔使用。

  為推動年輕干部成長成才,巴東縣還主動與北京、武漢等地高校合作,開設“產業振興”“智慧治理”等定制化培訓班,連續5年開展年輕干部成長工程培訓﹔聯合湖北宜昌市興山縣、襄陽市南漳縣開展跨區域聯合培養,拓展干部眼界﹔推行“一對一”幫帶制,領導干部傳經驗、業務專家授技能。

  在巴東縣科技和經信局,90后干部向嬋在導師帶領下,走遍全縣50余家企業,在實踐中“補課”。向嬋說:“第一次進車間時,我完全聽不懂企業負責人說的專業術語。后來一家一家跑,慢慢學會了從生產線看產能,從賬本裡算成本,從談話中找突破口。”

  一次走訪時,某藥企負責人反映,天然氣管道還未鋪設到廠區,影響新設備運行。向嬋第一時間梳理情況,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事后該藥企負責人表示:“別看她年輕,關鍵時刻真頂得上。”

  嚴管厚愛結合,激發活力

  近年來,巴東縣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在入職、轉崗、提拔等關鍵節點進行廉政教育,並且綜合運用平時考核、專項考核、定期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動態、立體、全面掌握年輕干部現實表現,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

  在巴東縣委黨校集體廉政談話和黨紀法規培訓上,一名參訓學員坦言:“廉政談話如同警鐘,時刻提醒我們要扣好‘第一粒扣子’,我也真正體會到黨規黨紀既是‘緊箍咒’,更是‘護身符’的深刻含義。”

  與此同時,巴東縣常態化開展回訪教育。曾因失誤受處分的年輕干部袁某,在幫帶小組談心談話中逐漸釋懷。

  “當時袁某心裡抵觸,覺得干多錯多。我們就一遍遍談,既講清問題所在,也講透政策。后來袁某逐漸接受,態度轉過來了。”一名幫帶責任人回憶。同事們也說:“以前毛毛躁躁的袁某,現在踏實穩重。”

  巴東縣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為敢擔當、願作為的干部撐腰鼓勁。同時巴東縣建立年輕干部座談會、聯誼會制度,幫助他們緩解壓力、增進交流。大家反映:“這種‘暖心關懷’,讓人更有歸屬感,更敢大膽干事。”

  山區發展需要干部,山區環境也鍛煉干部。巴東縣的實踐表明:復雜環境考驗意志,艱巨任務磨煉能力,走穩“選用、培育、管理”三步,把“后繼乏人”的隱憂轉化為“后繼有人”的發展信心。

  “我們要持續以機制創新盤活人才資源,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讓好苗子茁壯成長。”巴東縣委主要負責人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09日 04 版)

(責編:唐宋、彭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