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執法檢查——

深入推進工會法全面有效實施

本報記者 亓玉昆

2025年08月28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工會是中國共產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於1992年公布施行,歷經2001年、2009年、2021年3次修改,為各級工會組織依法開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深入19個市(區),實地檢查35家企業和21家職工服務站點,組織召開7場座談會……今年5月至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分赴重慶、河南、浙江、遼寧等地對工會法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實施工會法,持續提升工會工作法治化水平,工會的政治作用充分彰顯,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有效發揮,工會組織覆蓋面顯著擴大,維權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同時檢查也發現,有的地方配套法規制度建設滯后,部分基層工會不規范、不活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還需進一步加強工作合力。

  工會橋梁紐帶作用有效發揮

  5月下旬,檢查組走進位於重慶的長安汽車數智工廠。一幕幕場景科技感十足:機械臂精准舞動,AGV(自動導向搬運車)機器人有序穿梭。在總裝車間,“工人先鋒號”的牌匾十分顯眼,工人們有序地忙碌著。

  根據工會法相關規定,工會組織職工開展群眾性的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進行業余文化技術學習和職工培訓等。

  “工會平時開展哪些活動?”“廣大職工參與積極性如何?”……檢查組詳細詢問公司有關負責人。

  近年來,長安汽車各級工會廣泛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積極開展“五小”(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兩比”(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

  “一系列措施充分激發職工創新創造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家干勁更足了。”全國勞動模范唐躍輝長期扎根長安汽車生產研發一線,由其領銜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有成員100余人,培養出多名技術能手。

  在農創客聚集的浙江義烏李祖村,檢查組了解到,李祖村積極吸收返鄉創業人員,組建李祖國際創客村聯合工會,依托創客工會開展創客培訓,激發創業激情。

  從這次檢查來看,各級工會切實扛起團結引導廣大職工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責任,橋梁紐帶作用全面體現,有效帶動廣大職工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工人階級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更加凸顯,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不斷激發,技能等級實現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切實增強。

  不過,檢查發現,有的省份尚未完成地方性法規的修改,一些地方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對自身在工會法中法定職責理解不准確,部門間協同合作機制還不夠健全。隨機抽查中,一些職工對工會的認知停留在文體活動層面。

  對此,檢查組建議,各地要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堅持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各級工會組織要找准工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切入點,動員激勵廣大職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

  維權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在河南新鄉衛濱區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一樓設有心理咨詢、幫扶救助、法律援助等窗口,二樓的法律調解室還有一塊牌子——衛濱區勞動人事爭議巡回仲裁庭。

  “老娘舅”盧運道正在調解室裡值班,他是“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娘親舅大,咱以娘家人身份調解,關系一下子就近了”。日前,一起涉及因工受傷請求確認勞動關系引發的勞動爭議案件,在這裡得到妥善調解。

  “我們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工會組織網格化調解,方便勞動者就近維權,降低維權成本,從源頭預防和減少勞動人事爭議糾紛的發生。”衛濱區總工會主席喬長華介紹。

  檢查組了解到,多地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建立起了一站式維權服務平台,勞動者僅需到“一個窗口”,即可享受從咨詢、調解、仲裁到法律援助、司法確認的全流程服務,無需“多頭跑”。

  工會法規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在重慶九龍坡區民主村紅心螞蟻驛站,外賣小哥李海送完訂單后走進來,把水杯灌滿,再給手機充上電,樂呵呵地說,“跑累了,就來這裡休息解乏。”

  “你身邊的外賣小哥都加入工會了嗎?”“有哪些服務種類需要工會驛站進一步拓展?”……檢查組成員聽取李海的意見。

  近年來,工會制度體系不斷健全,隊伍建設持續推進,經費保障切實加強。全國總工會提出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三年行動等,支持職工通過線上入會、指尖入會等多種便捷方式入會。

  然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基層工會聯合會雖然解決了入會問題,但服務、維權等方面的針對性、廣泛性還不足。少數工會陣地的服務內容不夠接地氣,功能布局與職工需求不夠匹配,輻射效能和吸引力不足。

  檢查組建議,一方面,通過完善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豐富企業民主管理形式等,不斷完善維權長效機制,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加強工會能力建設、服務陣地建設,不斷完善職工福利制度,著力做好對靈活就業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和服務工作。

  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

  “這裡,每一顆螺絲、每一個零件、每一次裝配,都承載著飛行員的信任與國家的期望。”在新鄉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90后全國勞動模范鄭建文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每一個裝配步驟的要點。

  “工作以來,我從裝配鉗工做起,立志成為‘擰螺絲也要是那個擰得最好的人’。”鄭建文向檢查組介紹,隨著航空工業快速發展,新機型配套產品的很多技術標准不斷提升,這對產業工人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我將在車間一線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繼續在平凡的崗位上建功立業”。

  在河南檢查期間召開的座談會上,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搭建勞動競賽、技能比武、創新攻關平台,實施“金藍領”工程,設立11個階梯式技能等級,暢通一線工人發展上升通道。通過產業工人“求學圓夢計劃”,54名職工實現學歷提升。

  工會法明確規定,工會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高產業工人隊伍整體素質……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產業工人隊伍。

  在重慶五一職業技術學院,檢查組詳細了解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情況。據介紹,該學校著力打造產教融合共建實訓基地,聚焦重點產業發展趨勢,深化“智能+技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其牽頭建設的重慶市現代制造工匠學院,年均培訓1.5萬余名產業工人。

  檢查組表示,各類企業開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但有的地方政府職能部門以及企業等協同單位在工人地位保障、技能形成、職業發展、權益維護等方面責任不夠清晰,有的部門、地方和企業對產改的重要性、系統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

  “要進一步制定完善勞動、工會、產業工人隊伍等領域的法律制度,加強執法和監督,推動工會工作在新時代法治軌道上提質增效。”檢查組建議,要持續推進工會法的貫徹實施,壓實各部門和工會的職責任務,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8日 06 版)

(責編:彭曉玲、彭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