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軍國 田先進 宋朝軍
2025年08月21日09: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 |
數據來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 |
![]() |
圖為劉線在縫制窗帘。 |
![]() |
圖為張虎在直播帶貨。 |
![]() |
圖為邢亞軍在檢查螺母質量。 |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突出就業優先政策導向,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
今年受內外部經濟形勢影響,農民工就業增收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廣大企業頂住壓力積極作為,闖市場穩訂單,吸納更多就業﹔各地區各部門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提升農民工技能水平。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達1.91億人,同比增長0.7%﹔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
有崗位,就業有基礎﹔有信息,就業有渠道﹔有技術,就業有質量。今起,本版推出“農民工穩崗就業在行動”欄目,看各地如何將農民工穩崗就業政策落細落實。
——編 者
外貿企業轉型,用工需求提升
【問題】紡織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大量農民工就業。不少企業產品銷往海外,面對外部沖擊,如何頂住壓力,穩住就業?
【鏡頭】浙江紹興,浙江金蟬布藝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車間裡,農民工與工業機器人協同作業,一面面窗帘接續下線。
“媽媽,你工作的地方不錯。”縫紉工劉線的女兒來紹興過暑假,金蟬布藝免費提供住宿,發放學習用品。
劉線來自安徽泗縣,2020年和2024年兩次入職金蟬布藝,“我產后再次入職,公司不僅接收了我,還安排師傅一對一指導新設備操作,現在每月能掙9000多元。”
“國際貿易波動,業務短期內受到一定影響。但公司提早布局智能化生產線,自動化水平提升,產品質量達標,拿下韓國等市場訂單。”金蟬布藝總經理楊衛說,公司還拓寬線上渠道,“今年前7月,國內和跨境電商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0%和10%。”
“外貿訂單穩中有升,帶動就業崗位增加。”楊衛介紹,今年以來,企業新增縫紉工、質檢員、電商專崗等70多個崗位,近九成面向河南、安徽、湖南等勞務輸出大省定向招聘。
招得來,更要留得住。讓農民工成為熟練工,既有助於促進穩崗就業,也是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的需要。
金蟬布藝實行“底薪+計件+技能補貼”的薪酬制度,熟練工月薪可超8000元。公司為員工報銷往返路費,或組織專車接員工返崗,還在暑假為員工子女提供輔導。
外貿企業轉型,用工需求提升。“以人性化服務增強員工黏性,不少企業形成‘訂單增長—就業擴容—技能提升—效率提高’的良性循環。”紹興市柯橋區錢清街道黨工委書記屠新永說。
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浙江省人社部門深入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全年將挖掘崗位100萬個﹔發揮“浙江人力資源大市場”平台作用,提升人崗適配效率﹔針對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全省前7月為63.5萬人提供就業幫扶,歸集發布零工崗位122萬個。在各方努力下,在浙省外勞動力規模保持穩定,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加強技能培訓,新業態帶來新機會
【問題】直播帶貨等新業態逐漸成為吸納就業、提高收入的方式之一。農民工對新業態不熟悉、對新技術不掌握,該如何學習?
【鏡頭】“3,2,1,上鏈接!”
“現在還剩20單,喜歡的可以下單。”
晚上7點,在安徽阜陽阜南經開區的商品倉庫裡,一場帶貨直播正在進行。工作人員張虎拿著手機邊走邊拍,不時與主播互動搭話,帶動氣氛,“一場直播下來,經常滿頭大汗,不過看著銷售量往上漲,一切都挺值。”張虎笑著說。
張虎家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所在的企業經營不善,去年10月,張虎失業了。為了養家,他打過零工、跑過快遞,但收入不太理想。
今年2月,阜南縣人社局聯合縣技工學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我也試過運營自己的視頻賬號,但一直不溫不火。看到培訓有和直播相關的內容,就報了名。”張虎說。
“培訓有理論也有實操。”張虎回憶,第一天上課,老師就讓他們拍視頻,“老師說,我的視頻一會兒橫屏,一會兒豎屏,視覺呈現不好,成片的節奏和不同景別的拍攝技巧還要磨煉。”
課程結束后,學校推薦張虎去幾家企業面試,由於學得扎實,他順利入職。“現在一個月能掙5000多元,夠用了。”張虎笑著說。
如今,張虎還時常向學校的培訓老師請教問題,“前段時間流量不高,老師說可能是選品的問題。經過調整,現在的流量很可觀。”
近年來,安徽省實施職業技能培訓行動,持續提升農民工技能水平。今年上半年,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13.16萬人次。作為勞務輸出大省,安徽以外地的農民工服務站為依托,為外出就業的安徽農民工提供就業指導、職業介紹、技能培訓等服務。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東西部協作、區域勞務協作聯盟、區域就業服務中心等作用,加強輸入地和輸出地間的信息協同、服務協同、培訓協同,努力拓寬農民工就業渠道,確保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保持在3000萬人以上。
就業渠道拓寬,家門口也能找到工作
【問題】就業幫扶車間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部分農民信息渠道有限,如何幫助他們?
【鏡頭】在甘肅定西安定區的定西高強度緊固件股份有限公司車間裡,負責質量檢測的邢亞軍仔細檢查拳頭大小的六角螺母。
邢亞軍家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家鄉定西市通渭縣曾是挂牌督戰貧困縣。過去,邢亞軍在村裡守著不到7畝地,種些小麥、玉米和洋芋,全家年收入兩三萬元。在人社部門幫助下,他來到定西高強打工,隨著技術越來越熟練,年收入超過7萬元。
近些年進城務工的村民越來越多,但仍有部分村民,因為信息渠道有限等原因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為此,安定區在村、鎮組織專場招聘會,並通過“村村通”大喇叭、村民微信群等渠道發布用工需求信息。
一些村民沒打過工,遇到糾紛不知如何維權,相關知識也要普及。合同怎麼簽?五險一金有什麼用?政府工作人員來到廠裡,給村民講解。在定西高強等22家規模較大的企業,人社部門指導成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幫助農民工解決糾紛。
在定西高強,農民工和其他職工享受同等待遇。“許多人工作很努力,有的還考了職業技能証書,收入更高。”公司綜合管理辦公室主任孫偉雄介紹,公司一線工人超過700名,有八成以上來自農村,其中有近百名來自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企業配合,政府要給予激勵。”安定區人社局副局長李明政表示,當地採取發放穩崗返還資金等方式,提升企業招募、留用農民工的積極性。
截至目前,甘肅省鄉村就業工廠(幫扶車間)累計超過2500個,吸納就業9.8萬人。
為促進更多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也將著力提升縣域就業容量,支持就業幫扶車間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作用,為“企業就近用工、群眾就近就業”搭建供需對接平台。
(本報記者邱超奕、郁靜嫻參與採寫)
本期統籌:張安宇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1日 02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