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滋養扎根基層的情懷抱負

曹怡晴

2025年08月18日08: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又到了畢業生入職的時間,許多畢業生選擇投身基層。初來乍到,難免“水土不服”。一些地區條件艱苦,基礎設施配套落后。若是思想上沒有做好准備,容易產生落差。初入基層,有人專業不對口,農業政策不懂、產業規劃不明﹔有人聽不懂方言,用普通話宣講政策效果不佳。若是被焦慮困擾,難免產生消極情緒。

  類似的情況,許多來到基層的年輕人都曾經歷過。有更多的支撐保障、關心愛護,才能讓年輕人的情懷和抱負不褪色。

  近年來,基層人才的成長與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職務職級並行制度打破基層天花板效應,鬆綁減負推動基層干部放開手腳,實施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人才支持項目……一系列舉措持續為基層人才成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同時也要看到,將政策鋪就的前景轉化成現實的土壤,還需在落實落細上再加把力。

  如何讓年輕人真正扎下根來?一方面需要避免“引而不用,用而不育”的用才“短視”,另一方面也要進一步完善“既壓擔子,也搭台子”的育才“良方”。

  價值發揮有賴供需適配。推動項目、資金等資源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傾斜,推動高校專業設置與地方產業特色深度融合,才能讓各類人才干事有舞台、發展有空間。根據基層人才的專業特點和發展潛力,優化當地“育、管、選、用”培養體系,才能實現基層與人才的同頻共振。

  成長階梯要靠制度搭建。尤其要重視基層人才所面臨的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實際困難,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除此之外,也要在考核評價、職業發展等方面多出招、出實招。破除論資排輩的窠臼,建立“唯實績”的晉升機制﹔優化薪酬體系,激發干事創業活力……構建系統化、長效化的制度體系,才能吸引更多人才願意來、留得下。

  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沒有這股子勁頭是很難沉下去的。同時,應在物質和精神上給予足夠的關懷。如此,是對成長負責,也是對事業盡責。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8日 05 版)

(責編:王瀟瀟、彭曉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