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念 王躍
2022年06月15日08:13 來源:光明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指出:“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黨創辦人民大學的故事,激勵廣大師生繼承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回顧波瀾壯闊的偉大復興歷程,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創造、積累了先進的紅色文化,這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何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引導廣大青年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命題。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標識
“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紅色傳統和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密碼,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鮮明的時代特征、廣泛的社會基礎。紅色文化是黨和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而不斷創造的歷史產物,深刻體現了黨帶領人民開辟偉大道路、創造偉大事業、取得偉大成就展現出來的鮮明政治品格。
紅色文化承載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黨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紅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根本主題。紅色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記錄了共產黨人披荊斬棘、迎難而上的奮斗歷程,見証了共產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凌雲壯志,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文化載體和精神依托。
紅色文化凝聚共產黨人的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把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和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結合起來,帶領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紅色文化鐫刻了近現代以來黨和人民在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進程中,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歷史,印証了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紅色文化彰顯共產黨人的品格氣質。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黨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理論自覺,推動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紅色文化是黨依靠人民、把握時代、貼近生活,在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精心培育和塑造出來,是黨的整體和黨員個體精神結合鑄造而成的,是共產黨人精神氣質的彰顯載體和外延成果。不論是物質層面的,還是精神層面的紅色文化,都彰顯了共產黨人的理論品質、精神氣質、價值追求、崇高信仰。
紅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器
紅色文化肇始於血與火的戰爭歲月,淬煉於奮發圖強的建設年代,發展於趕超爭先的改革時期。在砥礪奮進的新時代,把黨的光榮傳統和紅色基因傳承好,守好黨的重要陣地,對於培養時代新人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
紅色文化為培養時代新人提供思想引領。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續奮斗中變為現實。紅色文化是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真實寫照,蘊含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方向、深厚的人民情懷,是新時代青年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的動力源泉。要讓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讓紅色血脈傳承永續。
紅色文化為培養時代新人深化理論認識。確立正確的理論認識,是培養時代新人的關鍵環節。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紅色文化以文育人,能讓理論學習更加系統和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引導青年在文化滋養中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
紅色文化為培養時代新人厚植愛國情懷。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