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3日09: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8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8次出京考察。這次座談會是總書記考察期間召開的第一個跨省專題座談會,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總書記首次就這一重大戰略專門召開座談會進行部署。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涵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約佔全國四分之一經濟總量,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此次專門召開座談會,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早在浙江、上海工作期間,習近平就曾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行深入思考和積極推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在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時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9年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藍圖繪就,做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文章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
點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3個亮點”
此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點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抓得緊,有不少亮點”——
一是對黨中央戰略意圖領會到位,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放在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全局中進行統籌謀劃,扣緊了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戰略定位。
二是創新方式方法,圍繞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進行突破,以點帶面加快一體化進程。
三是戰略實施成果已經顯現,規劃政策體系“四梁八柱”初步構建,多層次工作機制發揮實效,在這次疫情防控和恢復經濟過程中,一體化機制和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發揮了作用。
習近平指出,總的來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局面正在形成。這說明,黨中央決策部署是正確的,各方面落實是有力的。
“3個方面”定調長三角區域的地位和作用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要更好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必須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以下3個方面:
第一,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在當前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長三角區域要發揮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備和市場潛力大等諸多優勢,積極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
第二,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更加凸顯了加快提高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緊迫性。上海和長三角區域不僅要提供優質產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給,支撐全國高質量發展。
第三,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近來,經濟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風,越是這樣我們越是要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堅定不移維護和引領經濟全球化。
緊扣“2個關鍵詞”,抓好“7項重點任務”
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干、埋頭苦干。
習近平指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要素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有利於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實現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強大的合力,促進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從推動長三角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提升長三角城市發展質量、增強欠發達區域高質量發展動能、推動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夯實長三角地區綠色發展基礎、促進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等7個方面對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出重要部署。
重點抓這些領域——
· 要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引導金融資本重點支持制造業和中小微企業﹔
· 要發揮數字經濟優勢,加快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 要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釋放有效投資需求﹔
· 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盡早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