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資料中心>>黨史大事記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45年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春 八路軍、新四軍繼續進行對日攻勢作戰,人民抗日力量也在不斷發展。這時,全國已有18個解放區,即陝甘寧區、晉察冀區、晉冀豫區、冀魯豫區、山東區、晉綏區、蘇北區、蘇中區、蘇浙皖區、浙東區、淮北區、淮南區、皖江區、河南區、鄂豫皖區、湘鄂區、東江區、瓊崖區。解放區總面積約95萬平方公裡,人口9550余萬,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上升到91萬,民兵220萬。

  2月2日 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向國民政府、中國國民黨、中國民主同盟提議,先召開黨派會議,討論如何結束黨治和改組政府,並起草共同施政綱領。國民黨拒絕召開黨派會議和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堅持要組織一個有美國人參加的三人委員會來“整編”中共軍隊。4月2日,赫爾利在華盛頓發表聲明,宣稱美國政府隻同國民黨“合作”,不同共產黨合作。

  2月4日-11日 美、英、蘇三國領導人在雅爾塔舉行會議,簽署了關於蘇聯同日本作戰的條件而有損中國主權的秘密協定。5月2日,蘇聯軍隊攻佔柏林。8日,德國最高統帥部的代表簽字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在陷於孤立無援的困境下,於2月至5月進行兩次“兵備動員”,拼湊了四十多個師團,約二百四十萬兵力,准備固守本土,並妄圖將中國東北及朝鮮北部與其本土連成一片,負隅頑抗。在中國戰場上,從5月開始,八路軍、新四軍對日、偽軍發動了大規模的夏季攻勢,摧毀日、偽據點,解放了一些縣城和集鎮,打通了許多解放區的聯系,基本上把敵人逼退到鐵路沿線和一些主要公路線,為轉入全面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4月20日 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討論並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決議》總結了建黨以來的歷史經驗,對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結論﹔著重批判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領導在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和思想上的錯誤﹔高度評價毛澤東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杰出貢獻﹔系統地總結出合乎中國民主革命實際的一整套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明確地指出對犯錯誤的同志應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它是整風運動的重要成果,使全黨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達到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團結一致,為中共七大的召開,在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備。

  4月21日 中國共產黨舉行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預備會。毛澤東在會上作《“七大”工作方針》的講話,闡明大會的工作方針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他指出,大會的眼睛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大會的眼睛要看著四億人民,以組織我們的隊伍。我們現在還沒有勝利,困難還很多,敵人的力量還很強大。我們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他號召全黨要團結得像一個和睦的家庭一樣,家庭是有斗爭的,新家庭裡的斗爭,要用民主來解決。

  4月23日-6月11日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大會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了121萬黨員。毛澤東主持這次大會,他在開幕詞中指出,中國面臨著兩個前途和兩種命運的斗爭,黨的任務是要用全力去爭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運,反對另外一種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運。在大會上,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關於形勢和思想政治問題的報告、關於討論政治報告的結論和關於選舉問題的講話﹔朱德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和關於討論軍事問題的結論﹔劉少奇作了《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和關於討論組織問題的結論﹔周恩來作《論統一戰線》的重要發言。任弼時、陳雲、彭德懷、張聞天、陳毅、葉劍英、楊尚昆、彭真、聶榮臻等也在大會上作了發言。大會通過政治決議案、軍事決議案和新的黨章。大會系統地總結黨24年來領導中國革命的經驗,深刻地論述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理論,指出黨的路線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大會總結了武裝斗爭、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的經驗,深刻地論述了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以及黨的三大作風──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密切聯系群眾和自我批評。大會通過的新黨章規定,以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指針,從而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把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是七大的歷史性貢獻。大會貫徹執行發揚民主、增強團結的方針,對歷史上黨內的錯誤,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犯錯誤的同志,採取一分為二的態度,耐心幫助教育,團結他們一道工作。大會選舉了新的中央委員會。七大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以后民主革命時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會,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4月25日-6月26日 聯合國制憲會議在舊金山召開。6月26日,通過聯合國憲章。包括中共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會議,並在憲章上簽字。

  6月19日 中共中央舉行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陳雲、康生、高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13人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7月7日 中共中央發表紀念抗戰八周年口號。要求各同盟國政府給中國人民的抗戰民主事業以有效的援助,要求英美政府認識中國人民的偉大民主力量,不要幫助中國反動派來反對中國人民﹔強調中國人民要提高警覺,反對任何外國反動派幫助中國反動派壓迫中國人民爭取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神聖事業。

  7月26日 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后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8月8日,蘇聯政府宣布對日作戰。9日,蘇聯軍隊進入中國東北,向日本關東軍大舉進攻。這就大大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滅,縮短了中國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后勝利的進程。

  8月9日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的聲明。號召“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於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1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蘇聯參戰后准備進佔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指示》。10日至1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受降及對日展開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命令華北、華中和華南各解放區的人民軍隊,迅速前進,收繳敵偽武器,接受日軍投降,並命令在冀熱遼邊區的人民軍隊迅速深入東北。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東北、平津、歸綏、太原、平漢、隴海、濟南、膠東、津浦、滬寧、運河、廣九各前線向日偽軍陸續開展了全面反攻。

  8月10日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指示駐華美軍司令魏德邁,要他指揮美軍控制中國戰場的關鍵港口和交通樞紐,美軍所控制的地區和受降的日本軍隊隻轉交給國民黨政府。1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出關於日軍受降的第一號命令,聲稱所有在中國(東北除外)的日本海陸空軍,隻能向國民黨政府及其軍隊投降,不得向中國人民的武裝力量繳械。

  8月11日 蔣介石下達三道“命令”:一是要解放區人民軍隊“就原地駐防待命”,不得向敵偽“擅自行動”﹔二是要他的嫡系部隊“加緊作戰”,“勿稍鬆懈”﹔三是要日、偽軍“切實負責維持地方治安”。這時,美國用各種方法把國民黨軍隊運往為解放區人民武裝力量所包圍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線去“接收”。13日,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致電蔣介石,堅決拒絕其錯誤命令。15日,朱德總司令命令在南京的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及其所屬一切部隊,停止一切軍事行動,聽候中國八路軍、新四軍及華南抗日縱隊的命令,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投降(被國民黨軍隊包圍之日軍在外)。同日,朱德總司令致美、英、蘇三國政府說帖,聲明中國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在延安總部指揮之下,有權接受被我軍所包圍之日、偽軍隊的投降,有權派遣共產黨的代表參加同盟國處理敵國投降事宜。

  8月14日 日本政府照會美、英、蘇、中四國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形式向公眾宣布無條件投降。

  同日 國民政府接受雅爾塔秘密協定的條件,和蘇聯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同時簽訂了關於中國長春鐵路的協定、關於旅順口的協定、關於大連的協定。兩國政府還互換了關於蒙古等問題的照會,作為友好同盟條約的一部分。

  9月2日 在東京灣美國的“密蘇裡”號巡洋艦上,舉行了日本正式投降的簽字儀式。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勝利結束。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年來在反對外國侵略者的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9月9日 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舉行。10月25日,台灣地區日軍投降儀式在台北舉行。日本在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從此結束,台灣回到祖國懷抱。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全國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復雜斗爭並付出極大代價獲得的。據估計,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在八年抗戰中,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共對敵作戰12.5萬余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余人,其中日軍52.7萬余人,繳獲各種槍69.4萬余支,各種炮1800多門。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傷亡指戰員60余萬人,敵后解放區人民群眾傷亡600余萬人,經過八年抗戰,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發展壯大,解放區面積近百萬平方公裡,人口達1億,人民軍隊的主力發展到120余萬人。民兵發展到220余萬人,共產黨員發展到120余萬人。這就為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月11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於日本投降后我黨任務的決定》,指示全黨全軍立即爭取和保衛抗日勝利果實。“目前階段,應集中主要力量迫使敵偽向我投降,不投降者,按具體情況發動進攻,逐一消滅之,猛力擴大解放區,佔領一切可能與必須佔領的大小城市與交通要道”,“各地應將我軍大部迅速集中,脫離分散游擊狀態,分甲乙丙三等,組成團或旅或師,變成超地方性的正規兵團,集中行動”。“將來階段,國民黨可能向我大舉進攻,我黨應准備調動兵力,對付內戰”。要迅速加強城市工作﹔要迅速擴大民兵組織﹔今冬明春,必須在一萬萬人民中,放手發動減租(已經減好的照舊),迅速鞏固一切新解放區。

  8月13日 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會議上作《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的講演,科學地預測抗日戰爭階段過去后時局發展的方向,提出中國共產黨關於爭取和平發展和反對內戰並准備應付內戰的方針。這時,美國企圖把中國變成它的附庸,蔣介石則完全依靠美國,以維持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治。毛澤東在講演中強調自力更生,明確地指出:我們一方面要盡力爭取和平民主,使內戰限制在局部的范圍,或者推遲全面內戰爆發的時間﹔另一方面必須對於蔣介石發動內戰的陰謀有充分認識,對於帝國主義和反動派不抱幻想,不怕威脅,准備以愛國的正義的革命的戰爭,打敗一切中外反動派,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

  8月14日、20日、23日 蔣介石在依靠美國積極准備內戰的同時,連續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進行談判。同時,斯大林也致電中共中央,要求中共同國民黨舉行談判,尋求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