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 中共中央向敵后軍民致賀電,指出:你們艱苦卓絕奮不顧身的英雄主義,是古今中外所少見的﹔你們吸引了侵華敵人的大多數,牽制了向正面進攻的敵人,掩護了抗戰的后方,保証了最后的勝利。
3月12日 周恩來在延安各界紀念孫中山逝世十九周年大會上發表《關於憲政與團結問題》的演說,指出中國共產黨歷來主張現時中國應實行孫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義,也就是新民主主義,現時中國的憲政,應該是新民主主義的憲政﹔我們熱望民主自由的憲政真能實施,而不是徒托空言。接著,各地青年學生先后舉行抨擊獨裁腐敗時政、宣傳民主自由的報告會。民主憲政運動在國民黨統治區形成大的聲勢。
4月12日 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作《學習和時局》的講演,傳達中央政治局關於研究黨的歷史經驗應取何種態度等幾個重要問題的結論。他強調指出:“中央認為應使干部對於黨內歷史問題在思想上完全弄清楚,同時對於歷史上犯過錯誤的同志在作結論時應取寬大的方針,以便一方面,徹底了解我黨歷史經驗,避免重犯錯誤﹔又一方面,能夠團結一切同志,共同工作。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反對陳獨秀錯誤路線和李立三錯誤路線的大斗爭,這些斗爭是完全應該的。但其方法有缺點:一方面,沒有使干部在思想上徹底了解當時錯誤的原因、環境和改正此種錯誤的詳細辦法,以致后來又可能重犯同類性質的錯誤﹔另一方面,太著重了個人的責任,未能團結更多的人共同工作。這兩個缺點,我們應引為鑒戒”。毛澤東的講演,還總結了抗日戰爭的經驗,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時期經歷了上升、下降、再上升三個發展階段,已完成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國的必要的思想准備和物質准備。他強調,為了爭取更大的勝利,必須在黨的干部中間提倡“放下包袱和開動機器”。
4月-11月 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挽救其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利,援救它侵入南洋的孤軍,並摧毀美軍在華中、華南的空軍基地,首先從河南發動了向國民黨戰場的平漢、粵漢和湘桂鐵路沿線新的進攻。日軍稱為“一號作戰”。四五月間,日軍從國民黨軍隊手裡奪取了鄭州、許昌,打通了平漢線。向湖南進攻的日軍,於6月到8月間佔領了長沙、衡陽。向廣西進攻的日軍,於11月間佔領桂林、柳州、南寧。至此,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的計劃告成。在日軍進攻面前,國民黨軍隊除少數戰役進行了較激烈的抵抗外,大多數的情況是一觸即潰,出現國民黨戰場大潰敗的局面。在八個月中,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等省的大片國土。這次豫、湘、桂省區作戰,充分暴露出國民黨軍隊的腐敗。由於國民黨當局在抗戰中政治上愈來愈腐朽,經濟上陷入全面危機,和採取避戰觀戰的政策,致使它的軍隊在敵人面前幾乎完全喪失戰斗力。
5月11日 中央向華中局、北方局發出《關於敵進攻河南情況下的工作方針的指示》,要求河南地區組織抗日游擊隊和人民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7月25日,中共中央發布向河南敵后進軍的部署命令。根據中共中央控制中原的戰略部署,冀魯豫區派一部兵力南下,建立了豫東根據地。8月15日,彭雪楓率新四軍第四師主力西進,於9月恢復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師長彭雪楓在夏邑八裡庄戰斗中犧牲。9月至10月,八路軍太行、太岳、晉綏等軍區和陝甘寧邊區先后派出部隊,渡過黃河,進入豫西地區。后來在嵩山、箕山地區和隴海路新安、澠池段南北地區,開辟了河南新解放區,並成立了河南行署及軍區。
5月21日 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在延安楊家嶺開幕。七中全會第一次會議選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周恩來同志組成主席團,毛澤東為主席團主席,並決定在全會期間由主席團處理黨的日常工作,書記處及政治局停止行使職權。
6月5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城市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黨的組織必須把城市工作與根據地工作作為同等重要的兩大任務,一俟時機成熟,就可使二者結合,裡應外合地進攻日本侵略者,奪取大城市與交通要道。9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建立城市工作部門的指示》,要求地委以上各級黨部必須建立城市工作部,專門負責管理及交通要道工作。同日,中共中央就加強淪陷多年的東北地區的工作發出指示。指出:滿洲工作的開展不但關系未來中國的局面,而且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緊急的任務。要求晉察冀分局、冀中區、冀熱區黨委,山東分局、膠東區黨委分別組織滿洲工作委員會,負責動員和領導一切可能的力量開展滿洲工作,並直接受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領導。
6月9日 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抵達延安。記者團成員有美聯社、合眾社、路透社、塔斯社等外國新聞社的六名駐華記者,《大公報》、《中央日報》、《掃蕩報》、《新民晚報》等國統區新聞單位的十多名中國記者及國民黨官員、翻譯等共二十余人。該團在延安參觀訪問一個月左右。中共領導人多次和這批中外記者會見交談,介紹國共談判、中共的希望和工作、中共抗戰情況。
7月1日 中共中央向全軍發出《關於整訓部隊的指示》,確定在現有基礎上,通過整訓,提高部隊的政治和軍事素質,為將來部隊發展一倍至數倍准備條件。從10月起,八路軍、新四軍遵照指示精神,陸續開展部隊整訓。在政治整訓中,掀起反對軍閥主義,改善官兵關系,尊干愛兵運動﹔在軍事整訓中,掀起以射擊、投彈、刺殺三大技術為主,以游擊戰術和攻堅戰術為輔的大練兵運動。
7月22日 美軍觀察組(又稱迪克西使團,團長為駐華美軍司令部上校包瑞德)第一批成員抵達延安。美軍觀察組在延期間,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多次同觀察組成員談話,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堅持敵后抗戰的情況,表示共產黨歡迎美國記者或外交人員到根據地進行考察﹔歡迎美國給予援助,但以不損害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為條件。美軍觀察組部分人員還到晉綏、晉察冀等抗日民主根據地考察。
8月18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外交工作的指示》,闡明了黨的外交工作的性質、內容和民族立場。我們的外交政策是在國際統一戰線的思想指導之下,其中心內容是共同抗日與爭取民主,擴大我們的影響。我們辦外交首先必須站穩民族立場,反對百年來在民族問題上存在的排外和懼外媚外兩種錯誤觀念。一方面,要加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學習人家的長處,善於與人合作 |